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配资公司配资网站,开国上将的战功比较突出的层级引起了些许误解。文章中提到:“开国将帅哪个层级最以战功见长,且话题度最高呢?毫无疑问是57位开国上将。”有些朋友误以为上将的战功能超过十大元帅和十大将领。
实际上,文章并没有说开国上将的战功比元帅和大将更突出,而是强调,在评定上将时,战功是最重要的因素,远超过其他考量标准,比如资历和代表性。元帅和大将的评定,资历、代表性等因素的影响不亚于战功。更低级别的军官,例如175位中将,他们的评定主要依据战功,资历和代表性则不占主导地位。
接下来,列出十位战功突出的开国上将名单,包括:郑维山、张震、陶勇、梁兴初、王必成、王近山、程世才、聂凤智、陈正湘、皮定均。挑选这些上将时,笔者深感困难,因为很多中将都在解放战争中担任重要职务,有些是纵队司令员或副司令员。除了郑维山和张震几位表现特别突出,其他几位也都有不少值得提及的战绩。接下来简要介绍这十位上将。
一、郑维山的突出表现
展开剩余73%郑维山的战功在各个历史阶段都十分突出。在红四方面军时期,他受到了徐帅的信任,担任了88师的政委,领导该师在抗战中屡次取得重要胜利。特别是在华北抗战时期,他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。解放战争中,他的表现同样出色,尤其是在新保安战役中,他与杨得志的表现不相上下,堪称华北的虎将之一。朝鲜战场上,郑维山也表现优异,曾参与指挥反击作战,取得了一系列胜利,尤其是在1953年夏季反击作战第二阶段,郑维山指挥的部队成功歼灭了韩军一个团。
郑维山的优点体现在两个方面:
1. 优秀的判断力和指挥调度能力。在国内战争中,他能够迅速抓住敌方的漏洞,通过高明的指挥战术取得局部优势。
2. 强大的学习能力。他注重军事理论研究,凭借理论知识和实战经验,郑维山能够在复杂的战场上做出正确决策,成为朝鲜战场上的一名杰出指挥官。
二、张震和王近山的突出贡献
张震在解放战争中虽然起步较晚,但他的军事才华迅速显现。1948年,他被提拔为华野副参谋长,在粟裕的指导下,张震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。尤其在淮海战役中,他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,成为了粟裕的得力助手。
王近山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将军,他在解放战争中的表现堪称勇猛,所率领的六纵部队在多个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然而,在朝鲜战场上,王近山的指挥表现则受到一些批评,尽管他的部队仍然是主力之一,但他在战术决策上的不足导致了部队的失利。尽管如此,王近山的部队始终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。
三、陶勇、梁兴初等将军
陶勇将军在解放战争中的表现尤为突出,尤其是在华东战场,他指挥的四纵部队多次歼敌,战果斐然。陶勇的勇猛和果敢使得他在华东战区广受称赞,但因性格直率,有时也会因此受到批评。王必成将军也是解放战争中的猛将,尽管在某些战役中不如陶勇出色,但他的战功也非常显赫。
聂凤智和梁兴初则是华野的代表人物,聂凤智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,在战役中的表现很有亮点。梁兴初则长期担任主力军的指挥,尤其在朝鲜战场,表现堪称完美,成功指挥的部队在抵挡敌军进攻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。
四、其他几位将军的战功
陈正湘、程世才和皮定均也都在战争中展现了非凡的军事才能。尽管他们在某些阶段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机会,但他们都曾在不同历史时期担任重要职务,展现了杰出的指挥能力。特别是程世才,在红四方面军时期非常年轻,便展现了极高的作战才华,深得领导的信任。
总结
这些将领的战功不可忽视,他们的贡献对中国的解放事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在解放战争和朝鲜战场上,这些将领的智慧、勇气和领导力都得到了极大的体现。虽然有些将领在战后没有得到更高的晋升,但他们的战功和历史地位无疑是值得铭记的。
发布于:天津市广瑞网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